关于比较

时间:2023/5/23 10:13:54  作者:墨域先生 / 席梦麟女士  来源:徐赐阳中国  查看:1722  评论:0

 

 

    近来读克氏的书有点着魔的意味,总感觉是在颠覆自己辛辛苦苦找寻数年的天问结论。结合数月前感触颇深的“Comparison, more than reality, makes people happy or wretched”,不免唏嘘自己那自己为是的认识论。


    言归正传,比较应该分为两种:与外在他人之间的对比和与内在标准间的衡量。前者的结果或为嫉妒,或为庆幸,后者的结果或为失落,或为满足。当然,比较的结果还与个人的性格相关联,相同比较后的答案,个人的诠释不同,产生的情绪便不同。所以上述表述也有待完善之处,比较的结果带来的反应才是情绪。这也似乎构成了我们认识自己的一个普遍方法:我们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了解自己在世界中所处的位置,通过给自己树立标准和权威来了解自己距离理想的距离。据此,我们终于“了解”了自己的长相几何,学识几等,地位何在,甚至,是否幸福,是否快乐。此处需要追根朔源一下,自立标准来自何处?也是外界的结论:信仰,家教,励志教条,等等等等。所以我们所有的比较其实根本上来说都来自外界,没有发自内心的。此处似乎又有可推敲之处:是否某些信条与生俱来而非外界灌输?在此不便讨论,以免陷入性本善,性本恶的争辩之中。


    反观比较的结果,何谓现实呢?从克氏的言论中我得到的最大的一个提醒就是:现实属于当下,而非经验。现实是活生生的自由而非已死的静止的经验可描述。如此看来,比较本身,作为常人借以了解自己的常用工具应当也属于现实的一部分。只是,如果我们在现实中都是动态的,比较又有什么意义呢?或者说,可比性又在哪里?似乎是在相对静止中。于是,我们学生时代与同班,同年级比成绩,工作后与更多的同龄人,甚至非同龄人比收入,还有从出生开始就从骨子里开始的比容貌,比智商,比出生,比家庭,我们从小被教育:要你追我赶,于是,比得争分夺秒,比得陀螺无休。其间的某一刻,我们会迷失,会反省,但是下一刻,又继续无奈或者自励地追逐。我们迈上一个山头,看到更高的山头,便不假思索地继续攀登。那一个经济学中的餍足,似乎总也达不到。

    如果说,比较让社会文明不断发展更替,那么战争就应当受到礼赞,如果说,比较让个人成长更为圆满,那么知足就应当受到唾弃。挖掘人性之后,我们不得不承认,心胸宽广到不嫉妒的人太少,像周国平说的,嫉妒其实是一个人承认了一个他最不愿承认的事实:他自卑了。也正如鲁迅先生喟叹的:自卑与自大很容易,平等对人才是最难的。可见,他老人也已明显感受到比较的普遍程度了。


    平等对人,是否需要修炼?修炼这个词也已经滥用于各项所谓气质培养的教程中了,依靠内心的不断压抑,修正达到一款标准模式,从而扭曲一个真实的自己。比较没有问题,关键是,如何不带感情地,专注地、冷静地观察这个比较的过程。而不是立刻得出一个比较的结论,继而出发一个直指神经的情绪指令。内心真实地宁静不是来来自波涛之后,而是展现于波涛之中。


   小时候做的脑筋急转弯现在想来很值得玩味:让一根棍子变短的最快方法是什么?答:拿一个比它长的棍子。

 

 

朱颖,笔名:席梦麟 英文名:Joliet,席梦麟读书会,徐赐阳中国

朱颖,笔名:席梦麟 英文名:Joliet

2010-06-25